發展策略

一、人才培育、學術表現、國際合作交流及社會貢獻

人才培育策略

1. 結合新設學程研究人才來源

健康創新中心結合「跨領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」及「微菌轉譯研究學分學程」、「智慧醫療與政策管理產業博士學位學程」三個人才培育學程,主動發掘及邀請潛力研究新力加入,另外,也充份運用醫學院「微菌叢研究中心」之研究人才、設備及計畫資源等。

2. 培育高階研發人才之策略規劃

(1) 運用本中心的微菌叢、大數據及多體學、智慧健康照護三大研究團隊,提供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多體學、智慧醫療數位應用等專門研發技術及分析實作指導,透過參與研究計畫專案強化該學門最新技能方法訓練,整合由基礎、臨床到健康照護之完整研發週期,建立高階研發人才核心關鍵技術,提升跨領域研發專業競爭力。
(2) 透過計畫導向式學習、問題解決式學習、學術研討會發表及產業實習等機制,建立學研合作高階研發人才培育模式,提升高階研發人才畢業就業順利銜接。
(3) 提供優厚博士研究生獎助金,吸引優秀研究人才加入研究團隊。
(4) 積極延攬國內外博士後研究人員、研究技術人員、資料分析工程師等,厚植基礎研究人力。
(5) 規劃國外學研機構短期進修獎勵,鼓勵本中心研究團隊至國外研究機構短期進修,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以及跨國合作研究能力之頂尖年輕學者。

3. 延攬國際優秀人才

(1) 與國外微菌叢研究頂尖機構策略合作,共組研究團隊,運用本研究中心既有之國際合作網路: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、美國史丹佛大學、國家老化研究院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、牛津大學、南威爾斯大學、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等國際頂尖研究機構,深化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之合作關係及共同承接大型研究計畫,成為健康創新的亞太地區的重要研究合作夥伴。
(2) 與國外微菌叢研究頂尖機構策略合作,共同培育人才,包括邀請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學者互訪交流,與國際頂尖研究學者共同開立課程及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交換學生。

提升學術表現

1. 問題導向式學習

(1) 跳脫傳統式研發人才養成教學模式,鼓勵以專案計畫為基礎、以問題解決引導學習,縮減學、研、用間之落差。
(2) 透過國家型、跨院校、大型合作計劃,提供研究生學術研究資源及跨領域跨專業的合作機會,拓展學術研究合作視野。
(3) 透過合作醫學院己成立之跨領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、智慧醫療與政策管理產業博士學位學程、跨學院微菌叢轉譯學分學程等課程,提供研究生共同指導教師及執行專案計畫之規劃,協助學術研究之學、研、用的全面展開及兼顧各方學研的需求。

2. 提供持續建立收集的資料庫及調查場域

(1) 運用各種既有資料庫資源,便利學術研究即時展開或分析模型測試,減少前置摸索、協調、規劃之費時費工。並由已建置的大規模資料庫及調查架構,提供完整參考學習之指導範本,俾利未來學生發展新資料模式依循。

3. 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活動

(1) 舉辦學術研討會,提供學術研究成果發表及產業交流的平台,擴大研究成果轉譯應用與合作。
(2) 舉辦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,表揚成功學研轉譯個案,帶動產學創造合作學習氛圍。

4. 定期召開研究團隊會議,即時解決研究相關議題

(1) 定期召開各研究計畫團隊會議。
(2) 每週召開研究室會議討論進度及新知交流。
(3) 針對特定研究專題(如成本分析、AI大數據等)召開專題研究會議。
(4) 召開不定期產學合作討論會議。

加強國際合作交流

1. 研究合作

與國外微菌叢頂尖研究機構策略合作,共組研究團隊,運用本研究中心既有之國際合作網路,深化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之合作關係及共同承接大型研究計畫,成為健康創新的亞太地區的重要研究合作夥伴。

2. 人才培育交流

與國外微菌叢研究頂尖機構策略合作,共同培育人才,包括邀請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學者互訪交流,與國際頂尖研究學者共同開立課程,另外,也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建立交換學生或實習研修制度。

3. 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

邀請本中心合作國際學術單位、標竿學習國際學術中心等之專家學者,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,帶動國內健康創新相關研究發展。

社會貢獻

1.協助社會發展

(1) 持續強化長期健康追蹤社區,開發民眾unmet健康需求,透過學研合作協助找出可行解決方案,改善健康問題的障礙,建立積極健康促進的常模。
(2) 運用資通訊科技,建置雲端資料共享平台,提升現有大數據健康資料庫之運用效率,減少城鄉差距造成之健康不平等。

2. 連結產業合作

(1) 鼓勵產業推薦博士研究人才,建立產、學雙指導制度,落實學術研究與產業轉譯應用之人才即訓即用,彌補生醫健康照護產業研發人才羅致不易之困難。
(2) 與衛生照護機構、健康照護企業緊密合作,共同承接產學合作計畫或價創計畫,運用學研引導產業發展問題解決方案及創意開發運用。
(3) 暢通學研單位與政府機構及民間團體之對話平台,創造健康創新研發的友善法規與社會氛圍,讓研發成果具體落地,吸引更多學者及產業投入。